.

.

2009/03/07

哥本哈根的神秘之行


去年3 月,台灣上演英國邁高弗賴恩(Michael Frayn)的舞台名劇<<哥本哈根>>,由台灣大學製作,免費入場。

此劇由符宏征導演,三個主角分別是邱安忱,謝俊慧,吳定謙。中國國內,南京大學和北京早在2005 年已演過,由王嘵鷹執導,三個主角分別是梁國慶,何瑜和楊青,在網上看到他們的劇照,一身純白打扮,相當耀眼,據稱連演達100場。原劇在倫敦皇家劇院初演,距今已10 多年。
此劇題材別致,講兩個著名科學家玻爾 (Neils Bohr) 與海森堡 (Werner Heisenberg) 之間的故事,玻爾是物理學上丹麥學派的掌門人,海森堡在物理學上的創見,是「測不準原理」(Uncertainty principle)。兩個人的關係微妙,亦師亦友,一個是德國人,另一個是猶太裔丹麥人,更複雜的是,他們研究的,是當時物理學上最尖端的量子物理學,應用範圍,包括原子彈的製造。

事實上,當時誰先掌握了這種犀利的高科技殺人武器,誰就肯定打勝這場仗。証諸其後美國的曼哈頓計劃,成功製成原子彈,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做了試驗,二戰亦因此得以提早結束。故論者認為,納粹德國若不是廹害猶太科學家 (愛恩斯坦在內),二戰的歷史將改寫。

海森堡前往丹麥首都哥本哈根,是在1941年9月,其時丹麥已成淪陷區。海森堡此行,表面上是去講天文學,順道探訪他戰前的物理學老師玻爾,實際上,想向玻爾探聽同盟軍發展原子彈的進展消息;玻爾是美國Los Alamos 核子武器廠的物理顧問 (美國3 個月後才参戰)。為了怕被竊聽,兩人故意假裝散步,但他們會談的內容,一直是個謎,測不準。

海森堡的「測不準原理」亦是個謎,大意是,微觀世界的粒子行為,與我們日常觀察的不同,愈想測出粒子的位置,所得速度數據愈不準確,位置和動量,不可能同時具有磪定數值。
戲劇的張力亦在此,到底海森堡向玻爾打聽消息的目的,是替德國套取情報,還是像有的人認為,海森堡是想說服玻爾,雙方共同放棄原子彈研究計劃,免得人類遭受空前浩劫。此行動機的分歧,關乎海森堡的效忠問題,到底他是傾向聯軍,還是納粹希特勒的崇拜者。無論如何,事後兩人不歡而散。
弗賴恩是讀了海森堡的傳記後,決定寫<<哥本哈根>>,用戲劇形式探討現代史上這重要的一頁。全劇只得三個演員,除了兩個男主角,另一個角色,是玻爾的妻子瑪嘉麗特。情節亦從三方面角度去思考,牽涉到三個人的背景和性格:玻爾行事穩重,欣聞傑出學生來訪,由於他有個兒子駕艇意外喪生,一直內疚,對海森堡多少有補償心理。海森堡是任務在身,加上他的急性子,言語難免莽撞。瑪嘉麗特始終認為,海森堡是敵對的德國人,不懷好意而來,整個戲,也就在三人的互動中運轉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