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09/03/09

鏡的不同角色


人站在鏡前面,想知道面對的鏡是銅鏡還是玻璃鏡?不難分辨,分辨不出,刮點碎屑去做化驗就知道了。從屋外剛搬進來的鏡,鑲在浴室還是裝在睡房?走去查看一下就知道了。前一問,想知道鏡「是」什麼物質構造,後一問,想知道鏡「在」所處的空間,都可以有確實答案;

但並不是任何事物都有確實解答,神「是」什麼?神「在」什麼地方?美「是」什麼?美「在」哪裡?就難有確切解答。可驗証的「本體」與「存在」,唯有科學知識,形而上的探討,有時是死胡同,哲學家往往自尋煩惱;但懶得不去思考的人生,蘇格拉底說,是白活了。

把鏡掛上洋台屋簷,風水先生認為可以辟邪,迷信與否,視乎信者的「宗教」立場和價值取向。朋友喬遷之喜,買塊鏡做賀禮,可以促進人情「倫理」的維繫。警局在適當的場所安裝鏡,用來監察盜竊罪行和衝紅燈的司機,是「政治」法制的一種技巧。破碎的鏡片,彫塑家將之在木盒裡隨意拼合,畫家杜尚說,是另一次創造,用之裝飾書房,自我陶醉,拿去美術館展出,供人欣賞,觀者能否認同,視乎他對現代主義「藝術」的熱愛程度,詮釋其確實意義,少不免徒勞。

可見,鏡,可以有不同的效用和價值,能否辟邪?算不算藝術品?全都可以討論,但各有各的自足價值體系,不容易有普遍的結論和共識。鏡用來做禮物與監察器,又有工具價值。鏡的角色,隨「時」轉換,因「人」而異,沒有定「數」,可惜愚者見到的,往往是簡單的一面鏡,於是對鏡搔首弄姿,自鳴得意,排斥異己,足見其偏狹。

「宗教」的虛實真假,「倫理」的善惡正邪,「政治」的成敗得失,「藝術」的美醜優劣,這四大人為價值制度,是一切爭論的起點,也是禍源,不是嗎?戰爭,未必如酒醉後的澳洲影星信口雌黃說,因猶太人促成,不少衝突卻因宗教信仰的分歧引起,也是人間現實(巴勒斯坦、北愛爾蘭、巴爾幹半島…)。倫理失調,家庭崩潰;政治失控,社會動盪;藝術混亂,評判失準。

原則上,個人尋求幸福,最好如道家,避免直接介入;「宗教」是人與自然的關係,所謂天人關係,儒家「倫理」,強調人與人關係,法家認為,「政治」是人與人的公眾關係,「藝術」是人與其創造物的關係。四者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,擺脱不了,由於俗人未能如佛家子弟,完全去除精神的束縛牽制,也就有了人生的煩惱,哲學的困惑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