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10/12/05

遲到的文學獎




2005 年,諾貝爾其他獎項都如期宣佈,唯獨文學獎延遲殿後,就在宣佈的前一天,又有資深評審委員不滿去年得獎者奧地利女作家耶利內克的作品,辭職以示抗議。之前又傳出18 個評審爭持不下,熱門得獎人是土耳其小說家奧罕帕慕克(O. Pamuk)和敘利亞詩人阿杜尼斯(Adonis,筆名,原名是A. A. Said),其他一大堆候選人都有機會。


過去10 年來,有9 年頒給歐洲作家,公平起見,也該換換口味。結果爆了個冷門,瑞典皇家學院13 日終於宣佈,2005 年的諾貝爾文學獎,頒給英國傑出的劇作家哈羅德品特( Harold Pinter),這樣的安排,可以說息事寧人的妥協,但對品特來說,來得有點遲,接到得獎通知後,大概也感到意外。

一直以來,諾貝爾文學獎的寵兒是小說家,其次是詩人,百多年中,得獎的戲劇家寥寥可數,只得梅特林克、蕭伯納、皮蘭德婁、奧尼爾、貝克特、達里奧福等幾個,也許加繆、沙特和高行健算得半個。

冷門歸冷門,品特本人卻是實至名歸,在現代戲劇史上地位,可與得過諾文獎的愛爾蘭劇作家貝克特相埒,都是前衛劇代表人物,早在上世紀中葉已成名。猶記得當年香港一些愛好文藝的青年,人手一冊捧讀馬田艾伊斯林的評論集《荒謬劇》。台灣的《劇場》雜誌也介紹過品特的劇作《生日派對》,1987 年賴聲川的《Old Times》中譯本《今之昔》,由陳立華導演,演員包括李立群、胡茵夢和解致璋,所以品特對中國讀者並不陌生,可惜翻成中文的作品不多。

2005 年初,品特在英國廣擴公司第4 台公開聲明,寫了29 個戲劇已足夠,開始專攻詩,並重新踏上舞台演戲。四年前更發現自己患上食道癌,經過一頓化療的折騰,心力交瘁,形容如置身死亡陰影的幽谷,他在10 月10 日剛渡過75 歲生辰,三年後,就與世長辭。

如果傳聞屬實,帕慕克因批評土耳其政府對待少數民族的政策,涉及官非,瑞典諾貝爾當局怕受政治影響,像過去頒給蘇聯《齊瓦哥醫生》作者巴斯特納克,作者仍被禁止出境領獎,場面尷尬。不過,品特的政治和社會意識也很強,他批評英美的巴爾幹半島和伊拉克政策,甚至認為米洛錫維奇不該在瑞士國際法庭受審,比起北約派機濫炸致平民,少女頭顱分開,後者殘暴得多。
出身倫敦城東貧民區的品特,對英國的階級觀念也深惡痛絕,他的20 多個電影劇本中,有不少這方面的喻意,電影《僕人》便是僕人如何逐步凌駕僱主,顯示出階級制度的日漸沒落。諾文獎給品特的評語,是「揭露了日常嘮叨的危機和強進壓抑密室的力道」。他的劇作都有一種獨特風格,英語裡鑄了個字Pinteresque 來形容,品特戲劇的特色,人物的安穩常遭外來者的入侵所顛覆,對話節奏急速,跌盪如回力球,有時如迫供,用辭相當露骨和極端,他要求演員演出時放到盡。

品特又是個務實的劇作家,排練時肯聽取意見,酌情修改。作品多有自傳成分,不少是倫敦東區的生活體驗,他的傳記作者賓寧頓說,大家忽略了品特的小說《The Dwarfs》(侏儒),戲劇的原型都在裡面,這部小說也改編過電影和舞台劇,。

品特的代表作,無疑是1960 年上演的《The Caretaker》(司閽, 上右圖,演戴維斯的是Jonathan Pryce),此劇的主角流浪漢戴維斯根本做司閽也不勝任,不要說替人家看守家當,連自己的安全都無法照顧。他本來無處棲身,得到兩兄弟之一的阿斯頓收留,把他帶到哥哥米克的居所,善意地招待他,他卻不知好歹,嫌這嫌那說,吃東西不給他備餐具,沒有鐘,沒有鞋。

由於阿斯頓曾在精神病院耽過,向他傾訴,他反用來做攻擊的武器,嘲笑阿斯頓是瘋子,睡沒有睡相,他認定對方的兄長才是實際的掌權人,只要巴結,便可長此居留。面對米克三番四次的奚落,也不敢反抗,還要自吹自擂,聲稱比希臘人、波蘭人和黑人強,又撒慌是裝修師,可以替米克漆房子,曲意奉承,米克起先也假裝附和,戴維斯竟糊塗到勸米克把他的弟弟趕走。

直至發覺米克對他的厭惡,才回過頭來再爭取阿斯頓的友情,但為時已晚,結果兩兄弟合力把他趕走,相顧微笑,盡在不言中。這一次,戴維斯是真正落得無處棲身,只有自言自語:我怎麼辦?我怎麼辦?他無法認清誰是真正的朋友,妄圖在三人關係中佔上風,結果全軍覆沒。

此劇人物僅得三個,準確表達了三人政治中的權力鬥爭,外來入侵者顛覆不了親情,當然可以另加各銓釋,前述的艾斯林便認為是子女對戴維斯父權的拒斥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