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09/07/02

錢文忠引起的象牙塔內外之爭





在書局拿起本<<末那皈依>>,書名就不易懂,「末那」和「皈依」都是佛教用詞。佛教有所謂「八識」: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末那、阿賴耶識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稱前五識,是指五種感覺器官的視、聽、嗅、味、觸覺,比較易懂,第六的「意識」,字面上也不難理解,第七和第八的「末那識」和「阿賴耶識」,是梵文原音manas和alaya的直譯,就須要進一步解釋。 末那識也是意識,與第六意識的分別,末那是潛意識,又稱「我識」。阿賴耶識,又稱「藏識」。

皈依亦即「信奉」的意思,所以,末那皈依,字面講,就是潛意識的信奉。信奉誰?是信奉內文談到的十多位鴻儒大碩:陳三立,鋼和泰(俄國人),黃季剛,陳寅恪,胡適,楊聯陞,趙元任,吳宓,鄭振鐸,季羨林,王元化,金克木,周一良,周叔弢和王茂蔭等。也是我買這本書的原因。

湯一介在序言中解釋,<<末那皈依>>是指一種精神覺悟。作者錢文忠夲人說得更直接了當,末那就是精神的意思,書名就是向精神表示敬意。湯一介又認為,自梁啓超的「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」和錢穆的同名著作面世後,缺少一夲可以啣接的學術史,從<<末那皈依>>中所論的學術精英來看,錢文忠是撰寫後續中國學術史的最佳人選之一。理由是錢文忠與乃師季羨林一樣,有梵文和巴利文的根底,也到德國留過學。

錢文忠17 歲便對冷僻的梵文感興趣,即與季羨林通信,一度說他是季老的關門弟子,甚至誇大到說有了錢文忠,季老才開梵文和巴利文的課;但網上有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葛維鈞的糾正,指出歷年來在北大學梵文和巴利文的,決不止錢文忠一個人,他們只是耐得住寂寞,不致為了短暫的名聲,走上<<百家講壇>>,荒疏本業。看來,這又是一場象牙塔內與塔外之爭。其實專精有專精的必要,普及有普及的須求。重要的是雙方的對話,普及錯了,專精的可以糾正,否則,始終是象牙塔裡的學問。

此書臺灣繁體字版和大陸簡體字版收錄的篇章稍有不同,臺灣版略去了日本學者和中年學者的專論,卻加入了「歷史」一輯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