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09/05/27

人性本然

香港有個學生,她的朋友最近傳了段「心靈清泉」的文章給她,安慰她病後的不暢心,她看了表示,今後明白如何開心地生活,同時轉傳給我看。

原文頗長,是典型重覆講解的教理文,此處無法全引。大意是「有個佛門弟子提問,善良的人,為什麼還有種種痛苦煩惱,惡人卻活得很好」。照大師的解釋,「一個人內心痛苦,是因為有個和痛苦相對應的”惡”存在。只要常感到痛苦,還不算是純粹的善人;惡人活得好,也非純粹的惡人。」

弟子接着講出自身的許多痛苦,包括收入低,有生存危機感,夲身雖有文化知識,卻改變不了現狀,反而見到沒文化的人腰纏萬貫,很不服氣。大師說,「你一家人不用流落街頭,對金錢和住房為什麽還有貪求心。見到別人有錢不服氣,便是有嫉妒心。認為有文化便應有更高的收入,便是傲慢心。…」總之,認為這個弟子有「惡心」,徹底消除了才有快樂。

以下是我的回郵:基於信仰自由,我不喜歡和人家辯論宗教問題。看完你傳來的<<心靈清泉>> ,覺得如骨鯁在喉,有幾句話想說,你看罷可以當是另一種見解,不必太認真。文中的「貪求心、嫉妒心、傲慢心、愚蠢心,心量狹隘也好。」都是文字選用的魔障,如果用「渴望心、羨慕心、自豪感、秉性遲鈍,心量緊拙等等」來代替,就覺得是人之常情,而不是「惡心」。

正如,嬰兒呱呱墮地,有的是生物本質,哪有什麽「原罪」;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和判斷,由所受教育的影響。什麽叫「人性」,就是人有善的一面,也有惡的一面,惡的一面是人性的弱點。(生物為了生存,有時也不得不行使若干程度的暴力行為),成功的教育,便是使每個人知道什麽是「是非黑白,避惡趨善」。基督教用「原罪」、佛教用「惡心」來規範人的行為,如出一轍,都有偏頗之嫌。為什麼我們需要人間倫理,便是不必再求諸形而上的抽象概念。平日做人行事,稍用理性分析,感性處置,照樣可以「開心地生活」,而且更踏實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