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09/03/10

重臨天安門

北京的一系列名勝:長城、明陵、故宮、天壇、北海…,大都到過,也瀏覽過一遍,今次反而覺得像走馬看花。古蹟也者,新貌不如舊觀,譬如故宮,以前儘管殘破,灰濛濛的,起碼保留風沙刮過的痕跡;現在,不少宮殿的樑枋和檐瓦都已翻漆一新,日照下閃閃發亮,那種俗艷,也只是討好部份外國遊客的趣味。
一位保管文物的先生說,中國人就是樣樣喜歡講究翻新和重建,受不了頹垣敗瓦,休想看到羅馬式的廢墟和斷壁。

遊故宮,首站必然是天安門前,重新踏上這個40多萬平方米的廣場,自是感觸良多。初次的空邁情懷,早已消逝,代之而起的是絲絲惆悵。快17年了,事件的真相仍不明不白;人氣雜沓的聲浪中,不容個人遺世獨自沉思。歷史的浪滔,早把那一代當事人的血淚和旁觀者的感嘆,沖洗得一乾二淨,僅有正午下盪漾的悠閑,彷彿什麼也沒有發生過。
販夫在遊人間穿插,兜售奧運徽章、舌帽、郵票、景片和色彩斑斕的風筝,也只有隨着眾人一起議價。
大家都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,擺姿態拍照留念,遠處警衛的身影免不了悄悄入鏡。人民大會堂前的10條廊柱,依然挺直,幾曾俯視過階前長跪的3個青年,當然也磨平了滑溜台階的記憶。
毛澤東紀念堂前,循例有列隊等候入內瞻仰遺容的人群,戴着各個單位千遍一律的紅帽,默默地,毫無炎熱的怨言,這也是中國人獨有的品格,事事容易平復,逆來順受。

穿過長安街的地道,從午門進故宮的前三殿,部份側殿圍起了欄板,正在修葺,有的破爛地磚已換過,可以放心踩踏。
頤和軒陳列的珍寳,記憶中有許多慈禧太后把玩過的別緻自鳴鐘,已搬走不少。大伙坐在階前,打量面前擱置的大銅爐,經導遊說明,相當於一隻隻儲水缸,以防祝融為患,為了不讓水在冬天結冰,缸下面可以生火,只是遇上真正的大火,也只是杯水車薪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