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09/03/18

合音字

「諸」是「之」加「於」或「之」加「乎」的合音字。因此,「見之於史書」,可以寫成「見諸史書」,很多人卻寫成「見諸於史書」,包括名家,這不能說是錯,只是,「見之於於史書」或「見之乎於史書」這樣的講法,未免累贅,惹來行文沙石(多)之饑。

中文這類合音字,還有「居心叵測」的「叵」(音「頗」,意思是「不可」),「居心叵測」便是「居心不可測」。「盍往視之」的「盍」(音「合」,意思是「何不」),「盍往視之」,便是「何不往視之」。

談這些,不在糾正別人寫文章的習慣,多元社會,俗成約定,要劃一標準很難,也沒有必要,語文達意,對方明白你的意思就行。人家寫「菁英」,偏要改成「精英」;人家寫「管道」,偏要改成「渠道」;人家寫「馬克斯」,偏要改成「馬克思」;人家寫「荷李活」,偏要改成「好萊塢」,除了顯示你是文字清教徒,不見得就証成你才高八斗。

合音字其實很有趣,「山」和「石」這兩個部首裡的字:「嵩」、「嵐」、「岑」、「屹」;「碗」、「硯」、「碴」、「礦」,用粵語拼拼音,便可知道它們的發音,例如,「嵩」音「鬆」,「山」加「高」的合音;「嵐」音「藍」,「山」加「風」的合音;「岑」音「甚」,「山」加「今」的合音;「屹」音「迄」,「山」加「乞」的合音。再如「碗」、「硯、「碴、「礦」,也都是「石」和右半部字的合音。當然有例外,「嶺」、「峯」、「碼」、「矽」便不用拼音,念下半部或右半部的字的發音便行。

由於部首「肉」(月)和「月」的寫法分不開,姓「胡」的人介紹自已,往往說是「古月胡」,胡椒粉,常被稱古月粉,其實違背原意;他該說「古肉胡」,即使給人戲稱「咕嚕肉」,也在所不計,因為「胡」的本義,便是動物下巴的肥內。

***(補記)李登郵: 重看您《合音字》一文,有丁點疑問。合音字一般言是二字的組合,一取其聲母,一取其韻母。您舉出很好的例子,如「諸」就由「之」和「於」二字合成,粵語跟國語一樣都是前字為聲,後字為韻。

可如「嵐」﹑「碗」等好幾個字就破例,似乎不大算得上是合音字了。「嵐」由「山」和「風」組成,以「山」作聲母,它的粵語聲母就是s;以「風」作聲母,它的粵語聲母就變成f,怎麼也拼不出「嵐」以 l作 聲母的讀音來。根據我手上的《形音義綜合大字典》的說法,「嵐」由「葻」(音婪,草得風貌)而得聲,可見本來就不是合音字。由二字合成的字,看來未必都全是合音字,不知您以為然否?

因您談起合音字,我想起廣州話愛把「先生」說成「阿腥」,「腥」看來該是「先生」的合音字吧。
李登既是老朋友,又是舊同事,難得他費神斧正。他的著作,<<你老婆和你是燉疍>>,04年香港天地版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