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11/09/13

金基德的《阿里郎》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南韓眾多電影編導中,金基德(最上右圖,最近在康城)是比較特出的一個,他作品裡那些「壞蛋」人物的一舉一動,以至他們的所作所為,為他建立了國際聲譽,他先後在多個電影節上得獎。自己國內卻票房欠佳,與業界不咬弦,甚至受到親信背叛,副導盜用劇本。

他說,演員都喜歡演歹角,這樣才有爆發情緒的機會,而歹角戲,導演也較易掌握。無論你同不同意他的見解,發覺他是個道德感相當強烈的人,才會質疑本身的成就和人生的渺小。

2008 年,他在拍第15部電影《悲夢》時候,女主角李娜英演吊頸戲,幾乎意外身亡,他為此自疚,認為絕對是導演的責任,於是一個人跑到深山獨居反省,三年來與電影界隔絕。

他說他從前是工作狂,上一部戲仍在剪接,已構思並寫下一個電影劇本。他今次買了部高真度數碼手提攝影機,紥起長髮,自演獨腳戲。

這部紀錄片叫《阿里郎》(Arirang,上左圖) ,馬上令人聯想起北韓上千人的舞台演出,但阿里郎原是韓國的古老民謠,金基德藉歌詞,聲嘶力竭抒發個人生活的悲涼,假想由自己的影子訪問自己,指責他不該三年不拍戲,辜負影迷的期待。

他的生活相當艱苦,簡陋木屋內要架起帳蓬,才足以禦寒,沒有洗手間,每次大便都要出去用小鏟挖個坑。他買了大堆水果和罐頭,冬天,就弄點雪來淘米煮飯。他十五歲就開始做機工,懂得修理和設計簡單機械裝置,火爐有抽屜可以做鐵板燒。有時,連飯也懶得煮,乾脆吃個韓國泡麵。他用魚頭骨做燈罩,養了頭貓,吃賸的魚就用來餵貓;睡覺卻常聽到敲門聲,開門出去看又不見人,也許是心生幻覺。

金基德體驗到,為了一已生存,吃下了不少動植物的身體。他看自己的作品《春去春又來》,看到僧人手抱觀音像,施着石環磨掙扎登山一段,觀音像脫手滾下山坡,又得下坡去撿回來,金基德忍不住潸然淚下,這不就是法國良心卡謬的薛西弗斯神話,人類周而復始徒勞無功。

最後他檢閱了自己全部電影作品的海報和繪畫作品(上右圖),裝好手槍,殺人後自殺。就了解金基德的思想,值得一看,此片在今年康城電影節得了個小獎。 (試片日誌7)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