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11/07/04











台灣的賴祥興教授,出身台大數學系,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統計學博士,曾任教於加州柏克萊大學,現在是台灣中研院院士。

他有七年時間走訪南太平洋各島嶼及深入雲南、川藏地區,從事鄉野調查,研究古老巫蠱文化;入藏22次,探討西藏密宗修行者的身心變化,近年更遠赴非洲,相信「生命轉換」和非物質的能量運用。


網上讀過轉述他講「養蠱」的文章,提到他在滇緬考察所見所聞,和司馬中原與倪匡小說中描述的有別。賴教授說,蠱(最上圖)是一種特殊昆蟲,本身無毒,喜藏在一種香氣很濃郁的樹(佛經中所說的鉢多樹乎?)的根瘤中,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,只有行雷時才蘇醒(驚蟄吧!) ,吸取根液後復沉睡。
苗人有時將之從樹根挖出來,置於甕中密封。每次打鼓,蠱以為是行雷,因沒有樹汁可吸,只有同類對峙相殘,剩下的最後一隻,便是蠱王,猶之羅馬鬥場中得勝的角鬥士。

苗人將蠱王曬乾磨成粉末,認為吃下可強身健體,百毒不侵。就像金庸小說《天龍八部》裡的大理王段譽吞莽蠱一樣。其實這種辦法古已有之,《隋書地理志》上就有記載,不過並非指某種特殊昆蟲,用蛇蝨都可以,蛇叫蛇蠱,蝨叫蝨蠱。

據說,苗女(上左圖與右圖)個個皮光肉滑,秀色可餐,便是服了蠱王粉緣故,令人想起今之愛美婦人注射肉毒菌;愛上苗女的漢人,往往始亂終棄,返祖家後不再回來,令苗女盼望傷心,後來唯有走前令之服下蠱王粉,不守信約的,便擂鼓懲罰之,居然奏效,薄倖郎都痛得翻滾穿腸而死,即所謂「中降頭」。

早已磨成粉的死蠱,竟像有生靈的活蠱,漢人即使遠隔萬里關山,也可以聞鼓聲而腹痛大作,奇在吃下蠱王粉的苗人則不受影響,絲毫無損,難怪賴教授要相信「生命轉換」和非物質的能量運用了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