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10/09/13

兩小尋母記


講少男少女的戲,拍過不少,但丹麥這部《Karla and Jonas》,教人看得暢心,其中一個原因,是女導C. Sachs Bostrup 選到兩個樣貌俊俏、演技自然的童星,女的像童年的Kim Basinger,男的像童年的Heath Ledger。

電影根據小說改編,是三部曲的最後一部,劇情很簡單:卡拉在夏令營認識了約拿斯,給約拿斯吻了一下,念念不忘,很想做他的女朋友,儘管他留下電話號碼,她卻找不到適當藉口打電話給他。卡拉的好友獻計,她可以佯稱做 project,要訪問他。約拿斯答應了,於是她到他住的地方去會他。

這是一所政府辦的兒童院,住院的都是問題兒童,但並非少年犯,約拿斯來說,他是給未婚媽媽遺棄的孩子,從未見過母親,只有一張她留下的模糊照片,母親雖仍在生,院方規定不准透露任何資料,整個電影便是卡拉協助約拿斯找尋他的生母。

他們身上只得有限的錢,要坐火車去另一個城市,長途跋涉,而同名同姓的人不少,他們拿着偷來的地址名單,逐家逐戶去詢問;就算找到了,對方也可能由於種種原因,未必肯相認,而臨近黑夜,時間緊逼,火車站經常有壞人出沒。

卡拉的外祖母雖然住在當地,約拿斯反對去投奔她,知道她一定會打電話告訴卡拉的父母,再驚動警方,他可能連住兒童院的機會也喪失。他們最終有沒有成功找到約拿斯的母親?她目前的處境如何?獨身還是已婚?有沒有另外的小孩?見了約拿斯的反應是驚喜還是厭惡?

如果約拿斯真的找到母親,他的未來動向如何?繼續住在兒童院,還是遷居另一城市?卡拉和約拿斯會否從此分隔?這都是觀眾想知道的,也是電影扣人心弦之處。

看這部電影,可以知道丹麥人對兒童的態度,基本上都很遷就,例如,卡拉因為母親反對她染髮,大發脾氣,不吃晚餐,最後還是母親拿了晚餐到她房間示歉;又如,卡拉要外宿,或者男孩到女孩家過夜,父母都不反對,兒童院的管理人甚至安排床鋪。 (電影節試片日誌之6}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