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10/09/01

《海上傳奇》



賈樟柯(右圖)的訪談紀錄片《海上傳奇》,被多倫多電影節裡捧為「大師」級別,明顯的原因之一,是這部受委託推廣「上海世博」的官方宣傳片,並未因此掩蓋了他本人一貫的風格;《海上傳奇》通過他愛人趙濤的漫步,與他長期以來用景色與人物互襯的哀怨和愁緒,步調一致。此片也是一部從人物回憶,側面描寫十里洋場上海、30 年代到當下的簡史。
上海自南京條約開埠以來,歷經變遷,其華洋雜處的文化特色,不可能在138 分鐘內悉數呈現,賈樟柯選擇了政治與電影這兩個重大主題,旁及經濟,訪談的對像亦大部份是這方面的資深長者。

政治方面,他找來楊杏佛的兒子楊小佛,述說他父親因拯救共產黨人,1933年遭國民黨特務暗殺;杜月笙的女兒杜美如,講她父親受保鑣保護的風光場面;革命先烈王孝和的女兒王佩民,只能在照片中辨認父親的臉容;台灣導演王童回憶撤退登船去台灣的情景;上海棉17勞模黄寶妹講被毛澤東接見,受寵若驚。

電影方面,請來女主角韋偉和聲樂家費明儀講她父親費穆的《小城之春》;上官雲珠的兒子韋然,縷述母親跳樓未斷氣的悲慘遭遇;協助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拍紀錄片《中國》的朱黔生,對外國人暴露中國黑暗面的不滿;對上海認識不深的侯孝賢,竟拍了部不同凡響的《海上花》;王家衛《花樣年華》演員潘廸華,講她與母親兩人南來香港,謀生不得不披上歌衫。

其他受訪聞人有畫家陳丹青、天厨味精創辦人張逸雲的後人張原孫,學者作家李家同,曾國藩後人張心漪,股市買賣獲利的楊懷定,最後一位是年青作家韓寒,講他用版稅買汽車。
《海上傳奇》的大部分說白都用上海話,不諳滬語的觀眾僅能依賴字幕,但其中有趣的軼聞不少,例如過往票友演京戲,為吸引觀眾送味精和蚊香;《小城之春》是一部塞期的墊戲,主要是文華影業公司等曹禺交另一部電影的劇本。(電影節試片日誌之2)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