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09/12/10

短篇小說的生路


一般人認為,短篇小說比長篇小說易寫,其實不然,人物性格便較難發展得好,寫得精練而有特色的名家也不多。西方短篇小說的珠玉,早期有契訶夫、莫柏桑、奧亨利,較後的有海明威,卡芙蓮安波特,奧康納(F. O’Connor) 和雷門卡佛(R. Carver),卡佛的「Short Cuts」,曾由已故導演羅拔阿特曼搬上銀幕,香港譯<<人生交义點>>。這張名單當然還可以再加長,例如厄戴克,馬拉默,柏莉(G. Paley) 和加拿大的蒙羅 (A. Munro)。

有個說法,短篇小說是作者演練創作技巧的舞台,人人可以法寶盡出,務使讀家看得眼花繚亂;不像普通讀者,喜讀主要是篇幅少,須時短,易消化,適應繁忙的現代生活。但短篇小說的黃金時代,早已過去,以前的短篇作者,據說單靠投稿小說都可以維生,電影<<革命路>>的原作者John Cheever (附圖)便是其中一個,他16 歲被趕出校,即以自身經歷寫了個短篇<<趕出校>>(Expelled),從此搖筆杆不停。

今天在印刷傳媒日漸式微情況下,發表短篇小說的園地,也愈來愈狹窄,美國除了<<紐約客>>等少數雜誌,繼續發揚斯藝,再加上結集的短篇小說滯銷,真有點笈笈可危前兆。但正如「小說死亡而未殭」,短篇小說晚近又有復興趨勢,原因是大專院校訓練學生創作的班子,愈開愈多。
一些初出茅蘆的新手,每個都雄心萬丈,躍躍欲試,初生之犢不畏虎,他們即使寫不出名篇如:卡佛的<<大教堂>>,喬伊斯的<<死者>>,奥康納的<<善良的村民>>,海明威的<<白象似的群山>>,契訶夫的<<帶小狗的女人>>…,起碼成了短篇的忠實讀者。
印度裔作家拉希莉(Jhumpa Lahiri) 的兩部短篇小說集,「Interpreter of Maladies」(疾病的解說者/醫生的翻譯員)和「Unaccustomer Earth」(陌生的土地),甫出書便登上<<紐約時報>>暢銷榜,也似乎是强心針。
近讀Tobias Wolff 訪談,他又提到,有些以偵探、科幻、想像和浪漫愛情為主調的短篇小說,只能說是類型故事,遲早被電子傳媒的漩渦吸納進去,留下來的就只有專心一志向文學式的短篇小說鑽研了。(補記)此文12 月9 日已發,技術上出問題給删掉了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