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09/04/25

來者不拒


人生的另一困難,是在「利己」與「利他」之間取得平衡,即如何為己之餘,也不忘抽點時間,為為別人;而做義工的同時,也不要完全抹殺了自我,過份誇讚無私忘我,多是對人生的盲目之輩。

記得有個朋友問我,可否幫他們的文化中心建立一個視聽圖書館,我說,當然可以,但要大家一齊來建立,不要完全依賴我,我自己也有大堆事急著等辦,各做一半如何?我建議他們先找些人,搜集資料,編一初步目錄,我再替他們從中挑選補充,告訴他們,在多倫多什麼地方可以找到,添置購買,以及資源所在。也許他認為我這樣的付出太少,此事後來不了了之。

不是每個人都像19 世紀的慈善家湯馬士巴納多醫生 (Dr Thomas Barnardo) 那樣完全忘我,都柏林出生的巴納多醫生,家裡做皮貨生意,他聽說傳教士在中國行醫的成功事蹟,決心學醫,結果成了「街童之家」(Dr. Bernardo’Home) 創辦人。1870 年,他開辦第一所「街童之家」時,只收容了33 人,到1905 年他逝世時,總共開了96 所街童之家,收容了8500 多人。

關於巴納多醫生,有段軼事,一次,他的街童收容所,已有人滿之患,他拒絕了一個11 歲男童的入住,兩天後,這男童死在街頭。巴納多醫生經此教訓,所有他的「街童之家」,如今都掛了塊牌子,上面寫著「 決不讓一個絕望的孩子被拒門外」。這使我想起張藝謀的電影<<一個也不能少>>,為了找回那個進城工作的小男生,代課的年青女教師單人匹馬跟進城,用毛筆寫了尋人招貼,千方百計都要把他帶返村校念書,其鍥而不舍精神,令人感動,有的老師看到這一段,不免眼濕濕。

2005年,剛好是巴納多醫生的100 周年忌辰,他的遺愛長存人間,孩子得到他的援助,大多改變了前途。由於他的致力推動,也間接提高了大家追求理想的積極性,盡力去改變街童的不幸命運。他的「來者不拒」收容原則,也讓大家明白,渴望救助的人,刻不容緩。做慈善工作,決不能像有些醫院,等有了足夠的病床,才收容病人;等病者籌够了足夠的醫療費用,才替人治病。

至於,建立一個視聽圖書館嘛!實質意義有多大?難說,時間上也沒那樣緊逼。再說,當時只是構思,經費尚無著落,十劃都未有一撇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