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的<<前景>>(Prospect)雜誌(美國的對應刊物,是<<外交政策>>),繼 04 年選出英國的 100 名公共知識分子後,05 年再接再勵,又再選出世界的 100 名公共知識分子。先由雜誌編輯擬份 100 人名單,再由公眾在網上投票,結果在全世界2萬人參加的投票中,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語言學教授喬姆斯基 (N. Chomsky) 掄元,他的得票數是 4800 票,比次名的意大利符號學家艾柯 (U. Eco)的 2500 票,多近一倍。
喬姆斯基著作等身,除了是生成語法理論的奠基人,批評美國政府的政策以及國內傳媒受操縱的情況,不遺餘力;911 突襲事件後,出了本專冊檢討,列舉事實說明美國自食其果。
艾柯除了在符號學方面的貢獻,又是著名小說家,他那本中世紀修道院謀殺偵破案<<玫瑰之名>>更成了暢銷書,並拍成電影,由辛康納利主演。
依次排第3 席的,是英國牛津大學科學教育講座教授道金斯 (R. Dawkins),他的專業是動物學,寫的<<自利的基因>>和<<盲眼鐘錶匠>>,都是有名的科普讀物,他又是個徹頭徹尾的無神論者,去年出版的<<神的幻滅>>,再次引起爭議,在04 年的英國頂尖公共知識分子中,他排首位。
排第4 席的,是捷克的前總統哈維爾 (V. Havel),被選任總統前,多次被捕,是著名的戲劇家,作品也多次被禁上演。
排第5 席的,是英國記者希欽斯 (C. Hitchens),希欽斯是少數支持美國攻打伊拉克的知識分子,他批判過的人物,包括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、德蘭修女等,是戰後出生一代灸手可熱的作家,他在<<浮華世界>>時裝雜誌上有專欄;去年他也寫了部無神論專著<<神並不偉大>>(台譯<<神沒什麽了不起>>)。一夲關於希欽斯及其評者的文獻匯編集「C. Hitchens & His Critics」,亦於去年面世。2008年,稱得上是上帝的倒霉年。
排第6 席的,是甫於去年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克魯曼(P. Krugman ),他在<<紐約時報>>的專欄,現已是金融危機中先讀為快的文章。
什麼才算是公共知識分子,<<前景>>雜誌的定義是,專業範圍內有傑出表現,在業外的辯論中,能溝通思想,有影響力,簡單說,比一般的意見領袖要強。西方最早出現這個名稱的,據說是美國作家雅可比(R.Jacoby ) 1989年所寫的專書:<<最後的知識分子>>中,原意是緬懷冷戰時期紐約那群知識分子,公共知識分子的名堂,當時尚未成風氣。
真正掀起熱潮的,是 20 世紀的最後 10 年,美國當時可議論的話題特別多:藝術基金的運用,政治正確,文士的操守(尤其一度推崇納粹主義的知識分子:龎德,海德格,保羅迪曼等 ),以至大學西方文化課程的內容。造成熱潮的,有兩個原因,一方面。是教授不甘寂寞,另方面,是民間傳媒希望聽多點專家意見。
到了 1995 年,美國法官作家樸斯納 (R. Posner) 打正名號的 <<公共知識分子>>出版,便有名牌意味,樸斯納最後選了 607 位知識分子,加以分析,比較了他們的升降浮沉,得出結論,真正可靠的公共知識分子,愈來愈少。
中國的<<南方人物周刊>>,04 年 9 月也出了個專輯,選出影響中國的公共知識分子 50 人,編者提出了三項標準,一要有學術背景和專業質素,二要能進言社會並參與公共事務,三要有批判精神和道義擔當。篩選後的 50 人名單,仍有人在網上表示,其中有些人名實不符。其實,有沒有這頂高帽並不重要,民國當年,知識分子中的表表者:胡適、陳獨秀、魯迅,拿起筆來寫文章,心裡都有個數,筆下也就大多言之有物;不過那時候,沒有這樣堂而皇之的名銜。
在一個多元文化社會,各司其職,各盡所能,有人隱身學院象牙塔,閉門讀書,學有專精,獨善其身;有人走向公眾露臺,路見不平,仗義執言,為民請命,雙方都沒有什麼不妥,証明自由的可貴,最怕是空疏,公共曝光太多而知識修養太少。
前述的初擬 100 人名單中,華裔選了5 人,他們是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鋼,2000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,居美小說家哈金(行伍出身,娶了個洋太太,用英文寫小說申訴以往經驗,得過不少獎。),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所長王輯思,以及曾任中央黨校的副校長、提倡和平崛起理念的鄭必堅,他們全不入<<南方人物周刊>>的 50 人榜。除了兩位流亡的文學家,其他三位都是中共建制中人。日裔選了3 人:聲稱歷史已終結的美國政治學者福山,日本右派政客兼小說家石原慎太郎 ,管理學理論大師大前研一。印度裔選了 5 人:經濟學家 J. Bhagwati,新加坡外交家 K. Mahbubani,環保專家S. Narain,美國女哲學家 Martha Nussbaum,關注貧窮問題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A. Sen。
任何名單都難望完備,04年女權人士便抱怨代表性不足,另選出 100 個女公共知識分子。年青一代又指出,戰後出生的一代選得太少。法國文化界又認為,這只是英語知識分子的玩意。總之,順得哥來失嫂意,每種選法都有人認為偏頗。就旁觀者來說,這是知道世界輿論的寒暑表和風向針,像每年看國內學者劉擎的年度「西方知識界重要事件綜述」,有概覧總結的好處。執筆期間,<<時代周刊>>每年四月的影響力 100 人專輯,又快出籠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