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09/03/17

去中國化




杜正勝在學術上,到底有些什麼見解和成就,只有把王晴佳的<<臺灣史學50年>>拿出來,重新看一看。
臺灣在國民黨统治時期,中小學教材由國立編譯館負責編訂,1968年後更全由編譯館統編,其歴史教材,以中國史為主,輔以西洋史;臺灣本土的歷史文化,只佔教材的4%,比重甚微。這種以中國為中心的歷史教育,後來遭到本土人士的批評,集中在四方面,即過份中國化、正統化、工具化和典範化;所謂工具化和典範化,就是視臺灣為反攻復國的基地,臺灣是國民黨的「工具」,政府所做一切,無非為未來建設大陸的「典範」。

國民黨專制局面,要到蔣經國1987年宣佈解嚴後,歷史教育才逐漸有了轉機,如臺灣歷史學會的成立。他們認為「光復節」這名稱也有問題,1945年10月25日,並非日本戰敗投降,中華民國收復臺灣的紀念日,而只是從盟軍手上接過日本領地的一天,對滿清割地賠償和中國的淵源,全都不顧,一筆勾銷,視臺灣為日本歷史的一部分,所以「光復節」應更名。

到了1997年,國立編譯館負責最後一次編訂教材後,批准從2000年起,可由教師自行挑選適合的教材,於是才有編訂國中教科書<<認識臺灣>>的出現。此書分歷史、社會和地理3篇,其中社會篇共10章,由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 (兼高中歷史教育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) 的杜正勝,負責主編。

杜正勝自從提出他的「同心圓模式」,認為鄉土、臺灣、中國、亞洲和世界形成同心圓,根據這一「由近及遠,從今溯古」原則,自以編寫鄉土和臺灣史為優先。他巴不得有此機會,一展他的史觀。身為臺灣人,申述一下本土意識,這點原無可厚非;但他的「去中國化」用心,也隨即暴露無遺。這表現在,他不把臺灣人分成漢人與原住民兩大類,而從族群偏見着眼,把臺灣人分成4大族群:原住民、閩南人、客家人和外省人(新住民)。

正如王晴佳指出:通篇表述中,不提「中國人」和「中華民族」,另方面,他又强調臺灣是個移民社會,連原住民也歸為移民。在杜正勝心目中,也許只有日本人才是正宗臺灣人。為什麼說他有族群偏見呢?既然大家都是移民,為何要凸顯閩南人和客家人的地位,而把其他省別移民,統統歸入外省人(新住民),強調他們的「外」和「新」。從社會學角度來說,這便是盡力異化別人,使之成為對立的「他者」,說穿了,為的仍是政治利益。而他一下子說移民,一下子說住民,可見他的概念混淆不清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