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上薄拜神教,下防拜物教」,這是前北京大學樓宇烈教授談到中國文化時,提出的兩個命題,意指,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裡,包含了這樣的現代理性思維。古人雖尊敬「天地君親師」,卻淡化神權,認為「天地」是自然萬物的根源,「親」是同類血緣的祖先,「君師」是教化的模範表率,完全沒有西方宗教觀念裡「神」的地位。並強調要慎防私欲的泛濫,應追求個人道德的自覺和完善,節制物欲。
荀子說得很清楚,人生而有欲有求,欲求無度,則不能不爭,爭則亂,亂則窮。先王惡其亂也,故制禮義以分之。禮就是為了約束人欲而派生出來,社會用制度和教化來體現人文精神。一個人無禮,就是缺少文化修養,不把人當人。社會犯罪新聞中,常聽見疑兇的鄰居告訴記者,他很少跟別人打招呼,言下之意,他早就醞釀了犯罪動機。
荀子說得很清楚,人生而有欲有求,欲求無度,則不能不爭,爭則亂,亂則窮。先王惡其亂也,故制禮義以分之。禮就是為了約束人欲而派生出來,社會用制度和教化來體現人文精神。一個人無禮,就是缺少文化修養,不把人當人。社會犯罪新聞中,常聽見疑兇的鄰居告訴記者,他很少跟別人打招呼,言下之意,他早就醞釀了犯罪動機。
拜神和拜物,也是當今社會的一種危險風氣,可惜今人未能深入理解中國文化的真正底蘊,肯用理性角度去解決人生難題。
有人問荀子,發生了日蝕或月蝕,老百姓敲鑼打鼓去祈禱,天久旱無雨,農作物失收,農人亦抬著草垜游行,跪拜求雨,像電影<<黃土地>>一幕;求之不得,又去向巫師問卜,民間相信鬼神的表現,又從哪裡冒生?我們又如何用「上薄拜神教,下防拜物教」去解釋。
荀子答得爽脆,「非以為得求也,以文之也。」意思是說,求的人,從過往經驗也知道,未必一定得償所願,只是把事情做得好看一點,體面一些,以示對之尊重,非為必有所得而求也。
荀子答得爽脆,「非以為得求也,以文之也。」意思是說,求的人,從過往經驗也知道,未必一定得償所願,只是把事情做得好看一點,體面一些,以示對之尊重,非為必有所得而求也。
祭祀當然是禮的一種,我們對於陌生的東西,不明的現象,事之以禮,清楚這是維繫社會和諧的一種「文飾」;讀書人在荒野下溲,也會說句:「唔該,借歪。」說的人,並非一定相信和畏懼鬼神,只表示自己有文明。所以,荀子說,「君子以為文,而百姓以為神。」君子與傖夫的分別,在於有沒有機會接受教化。
<<禮記>>裡,有「事鬼敬神而遠之」的說法,<<論語>>也說「務民之義,敬鬼神而遠之,可謂知矣!」又說,「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!」為什麼要敬而遠之,很簡單,「以為文則吉,以為神則凶。」所以,見到民眾求神拜佛,不必斥之為迷信,應視之為原始宗教的殘餘和積澱,將之納入人文意義的禮儀中去看待,而不是當作求助神靈的宗教信仰去看待。這才是讀書人的真知灼見。至於,那些受洋教洗禮而又崇尚中國文化的讀書人,只能稱之為精神分裂。
***(補記)當初來華的傳教士,用儒家辭語譯<<聖經>>,是為了易與一般民眾溝通,使之信教,並未「理解中國文化的真正底蘊」。太平天國的洪秀全,多次試場失利,做不成官,只有做反。他運用的,剛好是洋教士的同一技倆,利用基督教教義,去號召和招募造反群眾,他是洋為中用,活學活用,他的倒行逆使,同時顛覆了基督教。
<<禮記>>裡,有「事鬼敬神而遠之」的說法,<<論語>>也說「務民之義,敬鬼神而遠之,可謂知矣!」又說,「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!」為什麼要敬而遠之,很簡單,「以為文則吉,以為神則凶。」所以,見到民眾求神拜佛,不必斥之為迷信,應視之為原始宗教的殘餘和積澱,將之納入人文意義的禮儀中去看待,而不是當作求助神靈的宗教信仰去看待。這才是讀書人的真知灼見。至於,那些受洋教洗禮而又崇尚中國文化的讀書人,只能稱之為精神分裂。
***(補記)當初來華的傳教士,用儒家辭語譯<<聖經>>,是為了易與一般民眾溝通,使之信教,並未「理解中國文化的真正底蘊」。太平天國的洪秀全,多次試場失利,做不成官,只有做反。他運用的,剛好是洋教士的同一技倆,利用基督教教義,去號召和招募造反群眾,他是洋為中用,活學活用,他的倒行逆使,同時顛覆了基督教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